老人治療肩周炎的五大誤區
誤區一:過度依賴止痛藥
統計顯示,在有過急性肩痛經歷的受訪者中,大部分人選擇自己貼膏藥,喝酒,或者隨意吃止痛藥。
眾所周知,止痛藥或膏藥只能暫時緩解或局部控制疼痛,疼痛的根源無法得到妥善治療。非但不能治標,反而會造成慢性疼痛。
誤解二:因為害怕副作用而拒絕使用止痛藥。
有些人拒絕使用止痛藥,因為擔心其在手法松解或關節鏡治療后的副作用。服用止痛藥后,治療后疼痛減輕,有利于功能鍛煉,促進恢復。
此外,近年來,發現非炎癥性鎮痛藥可以防止粘連的復發。因此,手法松解或關節鏡治療后,應適當使用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。
誤區三:肩周炎不需要治療,但會自愈。
事實上,肩周炎會導致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。肩周炎的自愈主要表現在肩部疼痛的緩解,許多功能障礙依然存在。
由于肩胛骨活動的代償,大部分患者不會感覺到功能受限。肩周炎的治療主要是為了縮短病程,較大限度地恢復肩關節功能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誤區四:所有肩周炎都可以通過運動恢復。
肩周炎的主要癥狀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,運動是恢復功能的重要手段。
但并不是所有的肩周炎都能通過功能鍛煉恢復。
對于肩周炎嚴重,粘連嚴重,疼痛的,一定要配合手法松解,恢復功能。功能鍛煉只是松動后保持功能的重要方式。
誤解五:手動松動會損傷正常組織。
事實上,手法放松了肩關節周圍薄弱的組織。
根據力學原理,在同樣的拉力下,斷口一定是薄弱的部位。與正常組織相比,各方面的粘連都要弱很多。只要在生理活動范圍內進行手法操作,粘連的組織即被松解。
在麻醉方法的配合下,患者肩部的肌肉放松后,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就能釋放出來,安全性和療效大大提高。正常生理范圍內的釋放手法不用擔心,肩關節可以在這個范圍內活動。
微信掃一掃
手機網站